学术头条:全球首例女性艾滋病治愈者诞生,科(2)
北美洲西南部遭遇1200年以来最严重干旱
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杂志14日刊登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北美洲西南部地区过去22年遭遇1200多年以来最为严重的特大干旱,该区域的旱情很可能持续至2022年年末。研究显示,自2000年以来,受降水量少和高温天气影响,北美洲西南部地区经历异常干旱,2021年的旱情尤为严重。自2000年至2021年的22个水文年,该地区的平均降水量比1950年至1999年50年间水平下降8.3%,气温较平均水平升高0.91摄氏度。这22个水文年成为该地区至少自公元800年以来最为干旱的22年。
迄今最精确宇宙虚拟形象揭示
近日,芬兰赫尔辛基大学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的科学家使用计算机模拟制作了迄今最大、最精确的3D宇宙模拟图,展示了自大爆炸以来宇宙的整个演化过程,它能帮助天文学家像探索地球一样探索宇宙。研究团队表示,该模拟与标准宇宙学模型非常吻合,从而增加了“冷暗物质”存在的证据。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日的《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
科学家探索在月球和火星上制氧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发表的一篇化学研究论文报告称,用电分解水,在月球和火星上获得的氧相较于地球更少。这一发现并不令人失望,反而有助于我们理解未来使用有限资源实现外层空间定居。
华东师大与华西医院发现慢性疼痛治疗新靶标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阳怀宇课题组聚焦于小分子驱动的神经精神疾病新靶标发现和确证研究,发展了基于动态构象的小分子设计方法,用于解决离子通道活性小分子发现这一世界级难题。近日,该课题组携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研究员蒋若天团队,在《细胞研究》发表论文,首次报道了电压门控质子通道(Hv1)是治疗慢性疼痛的新靶标。
老年人积累的知识可干扰记忆提取
当一个人试图获取一段记忆时,其大脑会在存储的记忆中迅速搜寻相关信息。随着我们变得越来越年长,记忆提取将会变得艰难。近期,一项发表于《认知科学趋势》的研究为此提供了一个解释:老年人大脑为积累的记忆分配了更多的存储空间,因此在搜寻一些记忆时会牵引出其他无关的信息,这会给搜寻信息带来阻碍。
国家“杰青”、中科院研究员杨力跳槽复旦
近日,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德国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研究员杨力现已加盟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担任研究员。据悉,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员目前已有13位“杰青”。
中国科协所属211家学会发布学术出版道德公约
2月15日,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京召开。会上,中国科协所属211家全国学会郑重发表《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学术出版道德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旨在加强学术共同体自律,恪守学术出版道德规范,营造良好学术生态,保障我国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倡议广大论文作者、审稿人和编辑出版人员共同遵循。
文章来源:《学术月刊》 网址: http://www.xsykzz.cn/zonghexinwen/2022/0225/755.html